作家專欄人生畢旅

周浩正,筆名周寧,1974年自軍中退役後,由楚戈引薦,得結識瘂弦,進「華欣文化事業中心」,從此開啟了他文化工作生涯,直到2003年4月退休。 近卅年的編輯生涯,停留過的地方不少,在職場上,他從最基層的編輯開始歷練,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曾經做過出版社的叢書編輯、報紙副刊及雜誌主編﹔由編輯、主編、總編輯、顧問等不一而足。至於他這一生究竟有些什麼經驗教訓,能寫的,他已全寫入《編輯力初探/寫給編輯人的信》裡了。

【人生畢旅/光芒之源2】有他,事就順了。/人人需要的「企劃才」鄭林鐘

發表時間:2017-04-10 點閱:4462

攝影/胡福財(摘自網路;已取得作者授權使用)

 

時間:二○一六年八月二日(星期二),上午八時半。
地點:台北捷運新生忠孝站第二出口,星巴克咖啡店。


1.非常準時,八時半,他出現眼前,兩人見面,雙手緊握,久久不放。
「哇――,你都沒怎麼變,頭髮烏黑,只夾雜少許微白。」這是我開口的第一句話。他比我小14歲,年紀六十出頭,清瘦如昔,仍是我們初識時的模樣。我嘖嘖稱奇,忍不住羨慕起來。
「您看起來老當益壯,走起路來,腳步還挺輕鬆的,」他先讚美我的體態未顯老邁,然後指了指自己的頭髮,說道:「看,我的髮際線一直往後退,頭髮變得更加稀疏了。」
嗯,湊近些看,的確。不過,若不提醒,可一點都沒感覺。
他引我進捷運站旁的咖啡店,介紹說:
「台北的咖啡店,粗分有三類:一是真正品嚐咖啡精髓的店,通常近中午十一點才開門;一是中等價位,不太在意咖啡質量,純粹為了提供座位,是和朋友交談的地方;一是以低價、方便、快速吸引客人,可立即帶走飲料的小店面。依現在時刻,附近只有中價位這家可選,就由我來請客吧!」
進了店,我們都點了不加糖、奶的黑咖啡。


2. 曾經有一種「互為磨刀石」的討論模式。
鄭林鐘和我之間,擁有一段濃郁的革命感情。他給予我的幫助,可能早被他丟在九霄雲外,不復記憶了。我記不得兩人是怎麼認識的,頭一個印象停留在我主編《新書月刊》期間(1983-85),我們有時候會聚在一起,探討這本雜誌的內容走向。
例如,出生不久的《新書月刊》,該擁有什麼樣的特色,才能讓它脫穎而出?襯托這些特色的內容又是如何安排?類似的問題翻來覆去彼此詰問――後來,我把這種討論模式,稱之謂「互為磨刀石」,意思是說,視對方為磨刀石,來磨利自己這把思維之刃。
後來我在遠流和同事互動時,用得十分有效。

某日,他氣定神閒地對著我說:
「周先生,討論再多,都只是紙上談兵。我想,不如實際寫一篇。」
話,一下子直搗要害,那怎麼做呢?
他看出我的疑惑,說道:
「殷允芃的《天下雜誌》創刊(1981/6/1)三年了*註1,她這麼成功,剛好給我們一個檢驗的時間點。我準備將《天下》各期雜誌的封面故事、編者的話與版權頁逐期爬梳比對,放在台灣政、經脈絡裡,對照雜誌成立宗旨詳加解讀,希望能導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說不定很有趣呢!」
好氣魄!在那年代,可沒人這麼「大器」想事情的,我二話不說,當場拍板定案。
文章刊出之後,反應甚佳。因為《新書月刊》老闆劉紹唐和《中國時報》大家長余紀忠是老朋友,所以《新書月刊》每期都會送到余先生手上,聽說他對這篇分析報告非常欣賞。
鄭林鐘並不了解他這篇報告對《新書月刊》「內容定性」的重要性。它傳遞出一個強烈的訊息:它是一本全面關照的雜誌,文學是它主要構成成份,但將不是「全部」。
我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
這位謙謙君子,功成不居。
由此,可理解他的企劃理念與意識之強,少有人能出其右者。

再舉一個小小實例,見識其功力。
當他在主編《中國時報》生活版時(1983~1986),非常注重「與讀者之間的互動」。
因我身在出版界,他囑託我以讀者立場,撰寫一個參與性的小欄目:「希望你出版」,作為廣大讀者對出版界發抒心聲的管道。這個構想相當不錯,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一週推出一次。初期反應熱烈,可惜我獨撐幾次以後,讀者來稿能選用的極少(好構想憑什麼這麼廉價貢獻出來?),難以為繼,只好求他結束。有趣的是,十多個刊出的個案中,還真有人打電話到報社要求授權製作出版,特別是《家庭相簿》和呼籲當年紅翻天的三毛撰寫《三毛自傳》。
另外,還有一則更能顯示他企圖心的企劃案,案子最後雖未成功,卻很值得一述。
為了把這塵封數十年的案例說完整些,不得不另起段落了。


3. 歲月定格記錄,一則未實現的企劃構想。
先約略交代自己的心情吧。
這些年,因隨著年紀日增,原本厭倦繁複人際關係的性格,越發趨於保守,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慵懶;急遽流逝的分分秒秒,此時此刻都成了什麼也存儲不了的空白。而我自得其樂的方子,就是「上網」,每天6~9小時、一無拘束地在那沒有疆域限制的知識領域,漫無目標地蹓躂,經由輕鬆、放肆的閒逛,找到安放身心之地。
    有一回遨遊網海時,竟然讀到《讀庫》創辦人張立憲*註2的文章:〈電子書時代,還需要編輯嗎?〉*註3讀得我搔耳抓腮,說不清的喜歡。
    我不認識張立憲,也從沒見過他,很早從網上得知他創辦《讀庫》,總覺得此人瘋瘋傻傻,若非腦筋燒壞,必是「天降大任於斯人」的翻江龍。
    能夠親炙《讀庫》,緣於當時任職廈門《書香兩岸》雜誌的駱瑩瑩得知我衷心仰慕,在2006年春,把創刊不久的前六期雜誌,用航郵寄到台中送我。我很快就讀完了,對這位人稱「老六」的奇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從網上到處搜尋他的軼聞故事。坦白說,在那個年頭,換作是我,可不敢孤注一擲,去創辦《讀庫》的。他卻一腳踩進未知地帶,「梭」了――那需要多大的勇氣?
如今,十年過去了。我更關心《讀庫》面對網路的衝擊:張立憲他是怎麼想、怎麼因應的?他會是帶領所有編輯人走出困境,去到美好之地的「那個人」嗎?
因此,他的這篇文章,光看題目就吸引了我。他從專業的立場,回答了許多編輯「悶」在心裡的疑問。
我讀著讀著,竟然開心地手舞足蹈起來。
因為老六在解釋「編輯面對內容時的態度與作為」時所舉的例子,不正是當初鄭林鐘未完成的企劃案?
張立憲發現的是「一個普通中國人連續六十二年的留影」。他詳細描述整個經過,並藉此說明即使到了「互聯網+」的時代(猶似大前研一指出的ubiquitous;喻指網路無所不在的「U―時代」),編輯人依然不可或缺的道理。
原文很精彩,太長,只能「斷章取義」:

「從1907年到1968年,福州的葉景呂先生從二十七歲到八十八歲,每年一張,整整六十二張。每張照片下面或上面都有他親筆所寫的拍攝時間、年齡、家庭及國家大事等,忠實記錄他從風華正茂走向人生暮年的完整過程,已有出版社計畫出版,我建議由《讀庫》先行刊發,算是對這一『冷僻』題材的熱身。在編輯過程中,我擬的題目《一站一坐一生》*註4,也成為後來單行本的書名。
    編輯是一部作品的第一讀者,一旦做出判斷與決斷,又轉化為這部作品的第二作者,與作者一起提高之、完善之。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這一作品的產品經理、專案管理者,承擔著比作者更大的責任。我將其總結為發現與呈現,即發現一部作品的價值,並經過深度加工和開發,尋找恰到好處的裝幀設計方案,選擇合適的材質和印刷裝訂工藝,制訂準確的推廣概念和行銷策略,以理想的出版形態呈現在讀者面前,並
最終實現其商業利益和社會價值。
    在海量資訊充斥的當下,編輯對選題的篩選和推薦,才是對作者、讀者的更大價值。」*註5

‧一個普通中國人連續六十二年的留影(部份)。

我要交代的是:我高興什麼?
那是1983年吧!鄭林鐘剛接「生活版」,他很想做出和以前有明顯不同走向的內容。
經過很多次討論、爭辯(互為磨刀石)之後,有一天他來電說:
「周先生,我想了又想,一個人的一生能不能用『圖+文』的形式,活潑地呈現出來?假如方向可行的話,很想在『生活版』空出版面試試。做出來,那叫創舉。」
他提出來的,正是我們討論的議題:假如人的一生以80歲來計算,一個月拍攝一張照片,一年有12張,那麼80歲的人生,原汁原味的,全濃縮在960張照片內了。
也可以說,人生可以如此輕鬆。
「沒人能用80年在報上做專欄,但用18年――從出生到成年,或可一試。倘若報社高層肯支持構想,找個尋常人家簽約,從初生嬰孩呱呱落地開始,每月月初在『生活版』刊出一張照片,同時記下這個月發生的大小事,長期堅持下來,一定充滿話題性,您認為如何?」鄭林鐘說。
毫無疑問,這案子若能成立,在當年會掀起滔天巨浪。當然囉!其中牽扯極多,要排解的困難都得由他預先設想。
非常可惜,像這樣需要時間焙熟的方案,太複雜了,最後不得不終止。假使當時能夠順利推出,刊載至今,當不讓福州的葉景呂先生專美於前了。
在2016年的今天,回溯這段往事,心裡難免五味雜陳。遠見與理想有時候離我們很近,就看有沒有識者,看出其中的價值了(到了網路時代,這構想似乎又在回魂召喚)。
追記在此,請大家給他按個「讚」。


4. 他是全方位的能者,也是人生難求的知音。
    在台灣編輯圈,少有人不識「鄭林鐘」,他的經歷遍及報紙、雜誌、出版及各種講座和公益活動。光以他在台灣號稱第一大報的《中國時報》體系內,就主編過《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以及《中國時報》生活版、文化版、開卷版,並在任職「時報出版公司」時親自籌劃「商戰小說」、「商戰叢書」等書系。當他離開報社、轉戰雜誌後,天地更為開闊。


    從他所歷經的要職,便知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在此,只略舉若干知名刊物。如曾參與「《周末》周刊創刊、《雅砌》月刊創刊、《ELLE》國際中文版創刊、《PEOPLE》國際中文版創刊、《GQ》國際中文版創刊、《TVBS周刊》創刊、《數位時代》月刊創刊、《新新聞》周報改版,並擔任編輯指導、企畫總監、後製作總監、編輯總監或總編輯……等職務;亦曾是『樺舍文化』、《數位時代》與『城邦出版控股集團』的編輯總監……。」(見「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官網上的介紹)目前除了擔任「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華山文創園區)顧問之外,還兼了約十餘家出版社、雜誌社、營利與非營利企業雜誌的顧問。
    他唸的是經濟,但難忘情於圖文,在台北市雜誌公會主辦的「專業編輯人才培訓班」系列課程裡,每年主持的「鄭林鐘的七堂課:順稿、布局、下標、界面、顯像、溝通、突破」,堂堂爆滿。他強調「編輯,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能力;在溝通的年代,出版成為行銷利器;編輯則是現代工作者的必備職能」。為此,他開班授課不遺餘力,應「學學文創志業」(XUE XUE INSTITUTE) 之邀,講授〈文編的Back to Basics與Best Practice〉;應「準建築人手札網站」(Forgemind ArchiMedia)之邀,講授〈一個雜誌編輯人的「獨孤九劍」――以及它與博物館工作的聯結〉……。
    辛苦十多年,桃李滿天下。

就朋友而言,他包容、寬厚,是位毫不吝惜給人掌聲的人。
〔例一〕:2012年9月,我寫了〈架構力:「型」的打造〉。經驗教會我一件事:作為編輯,不管是辦刊物或是做書,能不能設計出獨特的「架構」,往往是未來存續的關鍵之一。可惜的是,只有極少編輯真正理解秩序的美感以及能量的激發。
他立即回覆我,並附上長長的信:〈我們都是這樣成長的〉:

「讀完《企劃之翼》的〈架構力:「型」的打造〉,大呼過癮!
在主持 《PEOPLE國際中文版》編務之前,我還是以文字創意與圖文整合為工作發展重心。參與《TVBS周刊》之後,逐漸沉澱出圖文介面的一些實務法則。到了籌備《數位時代》時,由於有詹宏志的戰略操盤,加上詹偉雄等新生代編輯高手注入了新觀點與新語言,以及非常充裕的創刊籌備期,終於讓我窺探到雜誌編輯戰略在布局、結構、型這方面的世界,也逐漸對它們略有領會。
自此之後,對「布局第一」的信念,就深信不疑了。
後來看到《編輯力初探1.0》提出的「壹」的觀點,更讓我奉為圭臬。而現在又看到「型」的主張,趕緊倒帶檢視一下自己過去做了多少練習,考了幾分。
附上兩則我先前的「作業」,呼應您的觀念:
1.《數位時代》(1999年);
2.《文化行春》(2007年)」(略)

    我花了不少心力書寫,但遠不如他言簡意賅地用《數位時代》和《文化行春》兩個例子,把「型」剖解得一清二楚。有興趣的話,請看他繪製的圖示,便知梗概*註6。
    〔例二〕:朋友們都會在年底收到我的〈賀年信〉。今年,在信裡以逗趣的口吻,宣布離棄那些爛的、壞的、亂的、混的、騙的、蠢的黨,於元旦在家成立了「仨黨」。為什麼叫「仨」?因為這個黨的成員只限三位:家貓周花花(黨主席)、老婆大人(副主席)以及我(唯一黨員),多一個都不行。
    沒想到他隔日就有了回音――他們家也屬「三口族」,宣稱加盟。
    我為之大樂。好在「仨黨」打從開始就「去中心化」,所以人人可立門戶,各自為政。兩個「仨黨」,竊據地球角落,遙對,互尊。


    5. 「隨波逐流」的幸福,才最合老人心意。
    「周先生,我常收到您轉來的各種新知資料,以您年紀來看,如此勤奮學習,令人佩服。現在的世界變化太快,三不五時,新科技或新觀念延伸出新領域,衝擊而來。大家都在問,出版的未來往哪裡去?想聽聽您的看法。」鄭林鐘突然嚴肅起來。
    「哈,我哪懂?對新東西,我只是不抗拒。」
    「這回答太見外了。」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大浪潮,我們只是顆小水滴,除了理解、迎接、學習、融入,還能做什麼?我發展出自己一套心法――就是順、適、安。然後,自得其樂。我認為這種『隨波逐流』的幸福,才最合老人心意。」
    「但是,難道連一點點『想法』都沒有?」
    「坦白說,我的疑惑其實更多。年初,我在《新華書目報》孟凡小姐的專訪中,說出了自己的著急:『當我們目睹Uber顛覆了計程車業、Airbnb顛覆了旅館業、Fintech正在颠覆銀行業,不由得一股寒意從背脊升起。我十分憂慮:有沒有一種新型態組合將顛覆出版業?』*註7我們這一代不可能完成答卷了,年輕人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照這思維方向推論,Uber本身不擁有實體的車子,Airbnb不擁有實體的旅館,Fintech不擁有實體的銀行;那麼,有一天出版業會不會也不再擁有實體存在的出版社,將共享經濟植入,創出一個嶄新商業模式?」
    「是的。在『典範轉移』的年代,再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現狀了。」我說。
    「這些觀點讓我想起亞馬遜的網上書店,居然開起實體書店(雖然是網路的延伸);而像『羅輯思維』這類自媒體,則變身為電商和App,深度涉入文化產業……,事事都『變』、『易』成『異』,越來越難以掌握了。」
鄭林鐘跌入沉思中。


  6. 他是個「編輯控」,我從未見過像他如此癡迷編輯的人。
「編輯控」這三字不是我瞎說的。

有一天,他的「私房書」,不小心被《今周刊》雜誌記者高靜玉發現,立即寫了一篇專題報導*註8,報導他第一本「私房書」是從他代編「華信航空」機上雜誌時,為了「採訪機上體驗與溫哥華旅遊」,自己根據「旅行社與圖書館找到的資料」篩選後剪貼成冊開始,累積到現在已有約百本旅遊筆記本。

.《一日樂三回》封面。


    我一提到這事,他笑容燦爛,然後壓低聲音,在我耳邊故作神秘地說:
   「透露一個小秘密,我在內人五十九歲生日那天告訴她:『打從明天起,我要每天記錄三則快樂的事,一年之後,妳將會收到一本用365天才打造完成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只屬於妳的書:《一日樂三回》,作為我送給妳的六十大壽賀禮。』那一本書,才是我最珍惜的、親手製作的書。因為那不止是一本書,而是『一個正面思考的老公』。」

.《一日樂三回》內頁剪影。

    「每天三則快樂的事?那是神仙過的日子吧!」我質疑他。
    「其實何止三則!只要想到她、家、家人,時時刻刻都是滿滿的快樂,有時候必須強迫自己停止寫下去。」
    太誇張啦!
這「新好男人」應該列入保護級的稀有動物了。


7. 他沒說再見,一路陪我走到永康街附近、那家以滷味出名的「信遠齋」。
約定一小時的會晤,雖意猶未盡,終需告一段落。
他陪我走了約半小時路程,送我到達目的地才放心離開。
不久,坐上高鐵,直馳台中。
中午不到12點半就順利回到了家。(2016/8/17)


──────────────────────────────────


    *註1:鄭林鐘說:交稿的日子是1984年7月9日(因為是凌晨快寫完的時候,老婆開始陣痛,我請她撐一下,文成送她去產科,黎明生子。這一篇因為另有這麼一段插曲,所以我對日期記得很清楚)。
    *註2:《讀庫》的主編張立憲,1969年生,網名「見招拆招」,因在大學寢室排行第六及對「六」這個數字的偏愛,江湖人稱「老六」。2005年9月,身處第3個本命年的老六,開始規劃一本符合自己理想的Mook(magazine + book,雜誌型圖書),一年出6本。次年,《讀庫》誕生。(參閱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2/2012-12-20/149845.html<中國作家網:專訪《讀庫》主編張立憲/做出一本書該有的樣子>)
    *註3:張立憲:<電子書時代,還需要編輯嗎?>(http://cul.qq.com/a/20140212/012264.htm)。從事編輯工作者,切勿錯過此文以及所有張立憲的文章。
    *註4:《一站一坐一生/一個中國人62年的影像志》(仝冰雪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9/1出版)。
    *註5:同註2。
    *註6:參閱《企劃之翼》<架構力:「編輯2.0世代」必備的企劃能力之12──「壹兵法」習題作業2/「型」的打造>。
    *註7:參閱《新華書目報》<砌了一個小小台階/與《如何提高編輯力》作者周浩正一夕談>/記者孟凡(http://b.xhsmb.com/20160125/news_3_1.htm),文見本書。
    *註8:參閱《今周刊》第943期(2015/1/15出版)<人生筆記本>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732-113585?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