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474期]:那我們開始吧--採訪如何成為一種技藝

點閱:22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25.04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最新發刊 : 2025-04-01

雜誌類型 : 月刊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本期內容簡介

在文字工作的世界裡,採訪寫作往往是難以避開的書寫類型,實際上它既是某種意義上的敲門磚,也是富含學問的技術。文字工作者們通過與更資深的作家或公共人物的對話,不只屢屢練習走入人心的技巧,也要學會再現現場的技術。做足訪前功課後,現場尚有能寫的與不能寫的內容相互交錯,也須捕捉到魔幻時刻,事後取得多方共識,方能讓一篇採訪稿安全問世。

本期專題將集合那些曾以採訪為起點的作家及經驗豐富的文字工作者們,探討他們如何在採訪中打磨自己對「人」的理解,以及如何處理受訪者與文字的關係,並分享他們的採訪心法。此外,專題亦試圖觸及當前採訪工作的挑戰與機遇,為新一代的文字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p.1)
  • ︱特稿︱甦醒的靈魂―記第十一屆楊牧文學獎頒獎典禮與青春組詩創作得獎作品展(p.82)
  • ︱我們的文學夢︱AI時代下,人類的優與劣―王文華的文學夢(p.125)
  •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p.132)